《选择》

不得不说这本书读得相当耗脑力,在很多部分看了好几遍也无法理解作者的意图,无法形成结构体系,读完也只是云里雾里。这种心情直接导致我想写一篇读后感。

一个关于资本主义的自由选择观,是我最大的阅读障碍。为什么说,鼓励人们相信“自己是自己命运的主宰,只要努力就会成功”的观念会是一种错误,给人们带去烦恼呢?

这大概是因为当选择权完全在你手中,你却生活窘迫,看起来像是这个社会的失败者。”只要努力就会成功“的价值观在自己身上并不适用,于是你可能焦虑:自己所谓的失败仅仅是因为个人的原因,自我要承担成为“失败者”的责难。

PS.想起之前在知乎看到的一个问答。

以「年轻的时候干什么去了?」为理由拒绝施舍街边乞讨的老人合理吗?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355018?utm_source=weekly-digest&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weekly93

里面有个回答是这样的:

能问出这样的问题的人,一定天真而愚蠢吧。他心里还存在这一个简单美好而粗暴的假定就是“如果你年轻时候足够努力了就会成功。” 或者“如果你老年潦倒,那是因为你年轻的时候没有努力,无所事事。”——作为年轻人,用这样的逻辑来激励自己很可取。但是面对别人,用这样的逻辑来评判很无知而且残忍。、其实只要回过头去看看短短的几十年的历史,你就能知道,个人命运在历史和时代的洪流里面是多么的脆弱摇摆和不堪一击。一个人的命运和际遇,来决定它的因素太多了。被时代毁掉的人还不多吗?导致个人命运的悲剧,很可能有很多因素是人力不可抗拒,并不完全是个人因素。


 很多观点还是很有意思的。

1.广告消除不确定性,给无从下手的消费者带去安慰。

2.关于自助类书籍,作者的观点是自助书籍不但没有减轻人们的痛苦,反而使人们更加强烈地意识到痛苦无处不在。

3.成功的过程并不是与他人竞争的过程,而是与低层次自我进行长期斗争的竞争的过程。

4.许多自助书籍都在教我们,要学会操控自己的感情,对于令人苦恼的观念与想法,我们要学会摆脱它。但这种,可以自我选择的观念一旦引入情感的的领域只会加重我们的焦虑感和负罪感。我们会因为没能战胜自己的情绪而感到痛苦。我们不应该忘记有些情绪是必要的。

5.“在充满危机和不确定的时期,积极的思维方式在掩饰重新思考社会不公平本质的必要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在寻找资本主义发展替代模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当人们感觉自己是命运的主人,当人们把积极思维方式当成是减轻社会不公之痛的万能药,自我批评便日以取代了对社会的批判。”

这个观点,在之前看梁文道的节目时也听到过。现在社会不停地提倡“正能量”,似乎工资低,无住房,找不到老婆,病无所医的问题只要换个心态就可以解决。的确,正面思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正面作用,但一定程度上,它掩盖了一些问题。很多时候,选择并不在我们自己手中,这个世界决定了我们自己并不是自我的绝对主宰者。

6.简化生活清单。它能使我感到幸福吗?它会使我更爱我的家吗?它是否在我梦想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

7.没有节制的消费观念反而会给我们带去不满足感,要学会积极地控制自我。

8.人们在进行选择时会关注他人的目光,也需要他人支持我们自由地作出决定,并认同我们的身份。

   人们常常会思考,自己做这样的选择,别人会怎么看自己?

9.打造一种身份的首要问题是人们可以从表明某种身份中获得暂时的安慰与满足感。但总有一些内在的东西是外在无法彰显的。自我是一个很不稳定的架构,容易被下意识的驱动力和欲望破坏。

10.在作出一个选择时,往往意味着放弃另一个选择。两者本质相同,但放弃的想法却使我们焦虑。

11.人们在做出选择时,往往期待着可以还有机会再选择到更好更完美的。这就导致了很多人在面对选择配偶这件事上,无法做出选择,最终导致孤独终老。


评论

© 芝士猫 | Powered by LOFTER